你已經學會了 n8n 的基本操作,像是用 If 節點做判斷、用 Merge 合併流程。但如果想讓自動化應付更複雜的真實世界任務——例如,處理上百筆訂單、管理多種會員等級、或在出錯時自動修正——你就需要更進階的工具。
這篇文章會介紹五個強大的進階節點:Loop Over Items、Execute Workflow、Error Trigger / Stop and Error、Switch,以及 Compare Datasets。學會它們,你就能把 n8n 從一個簡單的工具,變成一個可靠又聰明的自動化系統。
想像你有 100 筆客戶資料,需要為每個人寄一封客製化 email。Loop Over Items
就像一個迴圈,會把這 100 筆資料一筆一筆地送去處理,確保每個人都收到正確的信。
客製化行銷:根據每個客戶的喜好,發送不同的折扣碼。
訂單處理:逐一檢查每筆訂單的庫存,如果沒貨就發出通知。
資料檢查:一筆一筆驗證資料格式是否正確,把有問題的挑出來。
如果你發現好幾個自動化流程都在做同一件事,比如「寄送發票」或「建立新客戶檔案」,這時你就可以把這段共用的邏輯做成一個獨立的「子流程」。
Execute Workflow
節點就像一個呼叫器,讓你的主流程可以隨時呼叫這個子流程來用。
重複使用:寫一次,到處都能用,不用複製貼上。
方便維護:只要修改子流程,所有用到它的地方都會同步更新。
分工清楚:主流程專心處理大方向,子流程負責完成特定任務。
Error Trigger
是一個專門處理錯誤的守門員。當任何一個節點出錯時,它會啟動一個備用的「錯誤處理流程」,例如:
把錯誤記錄下來。
發送通知到 Slack 或 Email。
自動嘗試重新執行或切換到備用方案。
Stop and Error
則像一個煞車。當你發現資料不對勁時,可以用它主動停止流程,並標示出錯誤原因,避免問題擴大。
完整的錯誤處理策略:
預防:在流程開始前先檢查資料是否齊全、格式是否正確。
攔截:如果不符合條件,就用 Stop and Error
停下來。
修復:讓 Error Trigger
接手,進行通知、記錄或重試。
If
節點像是「是非題」,只有兩種結果(true/false)。但 Switch
節點更像是「選擇題」,可以根據一個欄位的不同值,分流到好幾個不同的路徑。
地區分流:客戶來自台灣就轉給中文客服,來自美國就轉給英文客服。
訂單狀態:訂單狀態是「已付款」就出貨,是「待付款」就發催款信。
會員等級:VIP 會員走專人服務,一般會員走標準流程。
這個節點能幫你比較兩份資料清單,並直接找出「新增」、「刪除」或「變更」的項目。
新舊名單比對:比較今天的新客戶名單和昨天的舊名單,找出新增的客戶,並啟動歡迎流程。
庫存盤點:比較 ERP 系統裡的庫存數量和實際盤點的數量,找出差異並產生補貨單。
權限同步:比對公司系統和外部應用的使用者權限,找出不一致的地方並同步更新。
比對前,記得先指定一個「唯一識別碼」(例如 email 或產品編號),才能確保比對的準確性。
當你學會組合使用這些進階節點,你的 n8n 就不再只是一連串的指令,而是一個能自己思考、自己判斷、自己修正的智慧系統。
用 Loop Over Items
處理大量資料。
用 Execute Workflow
讓流程模組化。
用 Error Trigger
建立防錯機制。
用 Switch
應對複雜決策。
用 Compare Datasets
自動找出差異。
當這些節點一起運作,你的 n8n 不再只是「一連串指令」,而是一個能自己判斷、自己分流、自己修復的智慧系統。現在就把它們套到你的實際流程裡:讓系統穩定地自己開始、自己判斷、自己修復,你和團隊就能把時間留給更有價值的事。